由德國伊莉莎白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理論假設,概念基本描述了一個現象:
組織中如果存在主流意見,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意見不同於強勢意見時,可能因為害怕,
便會選擇沈默,最後主流意見的聲音愈來愈大,而弱勢意見的聲音逐漸消失。
而主流意見可能不表示正確,也不一定代表多數,而是對「強勢」意見趨同之故。
當然有也有人指出:該理論過分強調「害怕孤立」這一社會心理因素,
而忽了其他導致社會行為的因素,也有可能在衡量「利害」之後,做出激烈的行為。
在努力看了幾篇文章之後,個人覺得這個理論真的說中了不少的現象,
小從班級討論,大至國家議題,都有可能看見沉默螺旋理論。
沒想到其實很多看起來不以為意的事件,背後都有一個可以統計的理論,
難怪為什麼巨量資料的收集及處理會越來越重視。
在幾次的工作流程改善專案中,發現如果有強勢或權位較高的人在場,
往往一、兩個小時的討論之後,會漸漸趨同強勢或權位較高的人的意見,
漸漸的強勢意見就會變成主流意見,而其他人對主流意見都開始說他沒意見。
可是有趣的是,開完會後閒聊之中,有時會發現多數的意見卻是相反的,
或是少數不同意見的人並沒有認同,只是做無言的抗議。
可能是因為不再想再爭論或認為爭論無用,被人貼標籤等因素而轉向沈默,
而持續提出相反意見的人發現支持的人變少了,也逐漸轉為沈默;
而強勢意見的人見到越來越多人開始「默許」,也就越來越堅持己見。
之前在一個國外的節目裡看到一個專門研究民俗傳聞的專家提到,
往往新聞或報紙都會擷取網路上或地方的某些傳言加以報導,
而這些傳言大多數都是虛假或憑空想象出來的,只是透過不斷地報導,
可能就會讓傳言變為主流意見而逐漸變成是真實的消息。